农 业 科 技 动 态
2022年第2期
(总第813期)
永利总站ylzz欢迎你 2022年4月15日
专家建议
抓好玉米春耕技术指导 稳定我省玉米面积
——关于我省玉米春耕生产科技支撑的对策建议
摘要:玉米是四川省三大粮食作物中自给率最低的粮食作物,常年产需缺口约900万吨,自给率不足60%。目前,四川省玉米生产已进入春耕播种阶段。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,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“稳玉米”的部署要求,近期省农业科学院组织相关专家与农业生产主管部门、农业气象部门就玉米春耕生产情况开展调研,并针对农资涨价生产成本增加、气温降低等情况,从宣传培训、灾害预测、粮经模式、农机农艺融合、绿色高效技术、病虫害防控等提出对策建议,供决策参考。
一、存在的主要问题
(一)各类农资价格上涨,影响农户种植玉米意愿
目前种子、肥料、农药等各类农资价格较去年同期普遍上涨,玉米生产成本显著增加,影响农户种植玉米意愿。根据市场调研,尿素、复合肥等肥料价格较同期普遍上涨50%左右。同时,受国际形势影响,钾肥价格大幅上涨,且部分肥料生产厂商已无钾肥原料,将影响后期钾肥生产和供应。农药价格上涨20%~50%,其中除草剂价格普遍增加50%左右,杀虫剂价格上涨20%~30%。玉米种子价格受去年制种产量下降的影响,普遍上涨20%~30%。
(二)近期天气变化大,不利于玉米播种出苗
3月上旬以来全省高温少雨,土壤含水量降低墒情变差,不利于玉米发芽。加之我省玉米主产区土壤类型多为黄壤或紫色土,土壤质地粘重,有机质含量低,耕整质量较差,主要表现为机耕田块旋耕深度、土块直径等指标不符合相关技术标准。近期,全省气温大幅下降且降雨分布不均,不利于缓解土壤干旱情况,同时低温不利于种子萌发,持续低温易导致烂种。
二、生产技术建议
(一)提高认识加强宣传培训,积极开展技术指导服务
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要充分认识粮食安全的重要性,切实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。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,宣传国家惠农政策,坚持“稳政策、稳面积、稳产量”,科学引导农户尽早确定种植意向。各级农技推广体系应积极采取线上与线下结合、室内与田间结合、综合与单项结合、科研与推广结合等形式,开展春耕技术培训促进各项技术落实到位,稳定玉米播种面积和播种质量。
(二)加强天气预测预报,积极应对不良气候侵袭
我省春季玉米主产区气候不稳定,易出现干旱、低温等不利天气,应加强预测预报,积极采取应对措施。一是各级农业气象部门应加强灾害天气和土壤墒情的监测预报,及时发布灾害天气预警,指导各地做好防控工作。二是各地要针对目前土壤墒情差、温度低等情况做好春旱和低温的防御工作,做好灌溉设备、地膜等相关物资准备和技术宣传。三是加快前茬作物秸秆处理和土壤耕整,待降雨和气温回升后及时播种。
(三)发展粮油(经)复合种植模式,实现稳粮增收
各地要切实贯彻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,积极发展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。同时应根据各地农业产业发展需求和气候生态条件,因地制宜发展旱地粮油、粮经复合种植模式,提高旱地粮油产量和周年产量,实现粮油产量和农户收入双增加。
(四)推动规模化生产,提升机械化水平
目前,我省玉米种植零碎,小农户种植比重大,难以发挥规模化生产效益。应积极扶持新型经营主体,促进农村土地流转,发展适度规模化生产,注重机械化生产技术及配套农机具的示范推广。应根据各地地形、田块大小等选择适宜机具,并制定适宜的种植模式和标准化生产技术,促进农机农艺融合,提升玉米机械化水平。
(五)推广绿色高效技术,提高玉米效益
肥料、农药利用效率低是影响玉米种植效益的主要原因之一。相关调查显示我省玉米具有20%~30%的减施氮肥潜力,应结合测土配方施肥,减少氮肥施用,增加钾肥和锌、镁、钙等中(微)量肥料。有条件的区域可选用控释肥一次性机械深施,提高肥效和劳动生产效率。在病虫害防治方面,应积极推广“配施助剂,农药减量”“一喷多效”等防控技术,减少农药用量,提高防治效果。
(六)加强病虫监测预警,综合防控病虫害
各地农业部门要提高认识,加强病虫害的调查与监测,尤其要加强对玉米螟、草地贪夜蛾、地下害虫等虫害的监测,及时发布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,做到早预防、早防治。坚持“预防为主,综合防治”原则,优先采用农业防治、生态调控、理化诱控、生物防治,科学合理进行化学防治,推动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发展,促进农业绿色发展。
永利总站ylzz欢迎你作物研究所 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
刘永红 张 雄 杨 勤 岳丽杰 刘禹池
永利总站ylzz欢迎你科技合作处、永利总站ylzz欢迎你信息农经所 编审
主送:省委办公厅,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,省政府办公厅,省政协办公厅。
抄送:省科技厅,省农业农村厅,省乡村振兴局。
永利总站ylzz欢迎你办公室 2022年4月15日印发